速看(校园展馆设计说明)小众又专业的高校展馆悄悄走红,公众期待走进更多“藏”在校园里的展馆,乐享资源网,

参访艺术馆、艺术馆,成为愈来愈王承恩空余时的去处。数据显示,安徽艺术馆参访数目连续多年全国最高,2023年观众们数目达1.12万人次。在很多大型文博馆“一票乏人问津”的同时,许多依托学科发展、专精特色鲜明的院校展示馆悄悄地爆红。

“非主流”展区复苏,新体验新奇多元化

一面有两层楼高的化石墙上,整齐摆放着300多个透明罐装的药用植物柿叶化石,引得许多游人纷纷拍照签到留念。这所位于苏州中医大学的安徽省中医艺术馆里,3000余件馆藏中医发展史藏品,70000余人次中药化石,打造了一个充满药香的中医文化遗产殿堂。

“古代医生开的方子,还是第二次见!”从甘肃来苏州游玩的李先生已经开始馆内认真阅读一张清代的处方药笺。“泄泻虽止,饥饱不知,脉有数象,心跳当促,和理少刘诗诗要。生黄芪一钱半、制於术一钱半……”这三张处方药是名医何鸿舫为一位名叫“季英”的患者头序的处方药,是患者纳氏林和急诊症状及用药的详细历史记录。“我女儿在南中医读书,没想到学校里还有这么个宝贝艺术馆,各类中医器具、儒籍文献、中药材化石让人眼花缭乱。”

随着近几年“艺术馆热”的兴起,以及浓厚兴趣多元化化的演进,不少院校外的“非主流宝藏”艺术馆、艺术馆也被发现。苏州中医大学图书馆、艺术馆馆长沈劼介绍,艺术馆自2022年开馆运行,今年1月底完全对社会公众对外开放,每日对外开放200个挂号名额,2024年第一季度挂号参访数目就已超4000人次,“乘着近几年‘艺术馆热’和‘中医文化热’的东风,我们感觉到中医艺术馆愈来愈受欢迎,对中医文化感浓厚兴趣的人已经开始极大地提高。”

院校中的展示馆,已经不再是以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在美术系艺术馆,每天来参访的游人络绎不绝,在许多周末,每天约2000人的挂号量往往供不应求。

“第一页,作为书的第一页,给人们一种期盼感。”美术系艺术馆副馆长林书传这样介绍已经开始4号展厅火热展出的《陆春涛:第一页》。这是上海著名艺术家陆春涛的画展,包括“鸟语花香系列产品”“艾氏林系列产品”“瓶花系列产品”。一位参访者对着“鸟语花香系列产品”画作连连称叹:“这些画就像是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好像窥见了画家的内心世界,也打破了我对传统水墨画的知觉。”

许多藏在院校外的展区,成了发展史最好的历史记录者。在苏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里,有一部安徽高铁发展的“活发展史书”——安徽高铁活动中心。苏州长江大桥总工程师设计手稿、1929年的金陵小大巴路线图、高铁界碑、老式大巴“刺蕊”等近现代文物诉说着140多年来安徽高铁从无到有的发展史。穿越综合馆,来到高铁馆,仿佛穿越时空,高速高铁九大系统的先进技术装备、操作规范流程、典型故障处置、安全风险控制等内容,通过图文资料、多媒体演示、互动新体验等,让参访者沉浸式新体验中国高速高铁的技术变迁。

丰富社教活动,满足身心多元化需求

“这列大巴的颜色好酷!车头上的烟囱会冒烟吗?”5月10日,50多名苏州市日喀则路中学附属小学海船中学的师生来到安徽高铁活动中心开展研学活动。孩子们好奇地围在一辆内燃机车数学模型旁发出一连串疑问。原来,这个数学模型是按照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台内燃机车制作的,原陈列于北京中国军事艺术馆,1958年由铁道部转赠苏州高铁运输学校。

承担社会服务功能,同样是院校外展区的重要功能。此次跟随苏州市日喀则路中学附属小学海船中学来参访的学生家长高婷告诉记者,孩子是第二次进入院校外的展示馆参访,也是第二次参访与高铁相关的艺术馆,不管是朱自清《背影》里的车站重制场景,还是线路运行调度模拟控制,都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浓厚兴趣。“孩子对普通绿皮车、动车、高铁的知觉并不太清楚,通过这次参访,孩子们对不同年代的大巴发展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甚至开始想象未来的超级高铁的样子。”

“主动服务社会,积极开展研学、科普参访等活动,让更王承恩了解安徽高铁背后的故事。”苏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安徽高铁活动中心馆长蔡有柱说,在高铁活动中心,不仅在校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在这里开启,还有愈来愈多的“高铁迷”走进馆内参访。“我们创办高铁活动中心的初衷,不仅服务于教学科研,将书本中的理论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还要传承高铁文化,开展社会服务,提高大众对高铁行业、高铁文化的知觉和理解。同时,高铁活动中心坚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从不同角度宣传展示与高铁相关的领袖人物、杰出人才、英雄模范、身边先进,引导参访者践行高铁工匠精神,为推动高铁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早在2011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院校艺术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院校艺术馆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的适宜场所,是开展原创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你的故事,我们来演,释放身心,收获松弛与轻盈。”近日,在美术系艺术馆,一人一故事剧场工作坊对社会公众开启了一场艺术疗愈活动。在正式演出之前,参与者通过戏剧游戏破冰、暖身,放松身心。随后,参与者在领航员的引导下,舒适地分享个人经验及感受,演员在聆听后以形体、声音或话剧形式实时呈现,作为礼物回赠观众们。聚焦当下人们的心理焦虑,南艺艺术馆开展的各类艺术疗愈等公共教育项目获得许多市民的青睐。在林书传看来,公共教育和展览其实同等重要,“比如我们做艺术疗愈,它其实直指当代人的都市焦虑等心理问题,我们通过艺术的形式让人们获得正向疗愈。”

“做好社会公众喜爱的艺术馆,不是单纯把名家作品拿出来展示,而是要打破静态的艺术馆概念,而是要打造灵活的、对外开放的、动态的场馆。”林书传说,“美术系艺术馆采用分众化、多元化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策略,从广阔的人文学科视角出发,致力于将观众们与当代人文思潮之间建立联系,确保各年龄层的观众们均能在此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教育活动。”

“对外开放的艺术馆,为社会公众服务是重要属性,所以展览不能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在林书传多年的策展经验中,让社会公众能看懂展览的内涵,是他一直追求的原则。既要让观众们接受并喜欢内容,也不能过度迎合受众,这是他认为较难平衡的点。“每天接待万人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也不能曲高和寡。艺术馆不能悬在空中,要接地气。”

关注当下人们现实生活的境遇,是南艺艺术馆许多展览中所展示的精神内涵。“在艺术形式上,不仅仅展示经典作品和传统作品,还会进行许多当代和前沿的艺术呈现。”林书传说,艺术馆也要承担第二课堂的功能,配合学校学科建设,许多课程作品甚至课堂就直接搬到艺术馆,在实践中学习。

大门敞开,社会公众期盼院校展区更加对外开放

对于不少展区来说,展品更新都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问题。而在南艺艺术馆,基本每个月都有展览上新。“馆内大大小小7画展区要想同时都有展览可以展出,确实不容易。”林书传笑道,在南艺艺术馆,很早就实行了展览项目负责人制度,几乎人人都练就了一手策展的本领。

同时,在院校展区,发展方向有了更多元化的可能。“艺术馆,并非只能展示国画、油画、雕塑等,而是一种全门类的‘大艺术馆’概念。”林书传介绍,在南艺艺术馆,除了美术类、设计类展览,还能看到戏剧类展演,以及与多学科交叉的活动新体验。记者了解到,南艺艺术馆将与苏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微生态学科联合,共同设立“心腹之语——艺术表达工作坊”,意在将艺术融入临床实践。参与者在享受艺术表达的轻松乐趣之余,亦可借此机会释放负面情绪,并学习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的方法,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进而改善疾病的预后。

未来如何进一步发展院校艺术馆?“作为文化和教育的交汇点,院校艺术馆需要与时俱进,以更主动、更生动的方式参与到公共服务中。”蔡有柱认为,未来,展区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以及vr、ai技术,打造线上展览和活动,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们。同时,还应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研究优势,开发独具特色的展览和教育项目,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新体验。加强与社区、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合作,通过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文化讲座、工作坊等活动,扩大艺术馆的影响力。在南铁院大学校园内,停放着几节绿皮车大巴车厢,而在不远处,就是浦口大巴站旧址。“未来,这里甚至可以打造成大巴主题公园,让更王承恩穿梭在发展史与现代的变幻中。”

难点不止于此,沈劼以维护展品来举例,不同的药材化石有着不同的维护需求,维护不好很容易霉变。梅花鹿、小老虎、海龟等体型大、对储存温度湿度有要求的动物化石,不仅不能长时间放在展示区,还要防止游人触摸。当然,相对于这些细节问题,如何能让文物‘活’起来,让展品‘亮’起来,更是艺术馆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安徽省中医艺术馆不仅是全国中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安徽省和苏州市科普教育基地,近几年还陆续成为部分中学的中医文化教育基地和课程基地,因此怎样在服务院校教学科研的同时,更好地向社会服务与对外开放,讲述中医的故事,展现中医的智慧,真正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的责任与使命,也是我们艺术馆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课题。”沈劼说,目前馆里已经开始建设艺术馆的网站、云展厅等,并加紧对展品进行数字化讲解改造,让游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更多信息,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开展许多中医文化新体验活动,希望能为参访者营造沉浸式的新体验感受。

在沈劼看来,继续保持专精性,是院校艺术馆的使命,也是其与公共艺术馆相比而言的优势所在。而主动走出“象牙塔”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我们可能会考虑带着中医特展走出去,走到公共艺术馆里,做好合作与补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蒋明睿

上观号作者:交汇点

© 版权声明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赞赏 分享
相关推荐